厲害!看這所民辦職校如何創建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與深圳市奮達職業技術學校“創省重”交流學習活動 《禮記·中庸》有云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竟發,勇進者勝” …… 從2009年到2021年 從建校初的幾百人發展到如今的三千多人 奮達職校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持續推進 和辦學硬件條件的逐漸完善 2020年 學校就制定了“全面啟動內涵建設”的發展目標 而“創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成為學校提升內涵建設的有力推手 那么,問題來了 作為一所民辦職校 如何爭創“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 要聞回顧 乘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東風,2020年11月12日, 我校與深圳市寶安職業技術學校,簽署了為期3個學年度的結對幫扶協議書。 隨著與雙方結對幫扶工作的深入,2021年8月5日, 雙方正式啟動了六大幫扶項目之“創省重”交流學習活動。 為期7天的交流學習活動,采用團隊集中封閉式學習,由寶職校委派“創省重” 專家以自由課堂形式向我校創建專班成員講解指標、重難點及解答疑惑。 楊美杰校長及30名創建專班成員參加了培訓。 寶職校負責人卓良福 寶職校負責人卓良福出席了開班儀式并發表講話。他表示, “創省重”作為兩校六大幫扶項目之一,對于奮達職校來說, 既是一次機遇更是一次歷練,是一次學校辦學方向、 辦學思路和辦學水平的“大考”,需要全校師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現在,“創省重”已經啟動,方向已經明確,希望奮達職校能乘勢而上, 早日“申重”成功! 01龍崗二職校長親授創省重經驗 王世豪 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寶職校特別邀請了深圳市龍崗區第二職業技術學校校長王世豪蒞臨培訓學習現場授課。 王校長以“五位一體,統籌推進, 全力促進學校發展更上新臺階”為主題,從統一認識、高度重視, 到統籌規劃、責任分工, 到狠抓落實、注重細節等五個方面細致地分享了龍崗二職“創省重”的成功經驗! 黃 粵 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員 高級講師 省評估專家 專家黃粵以“轉觀念精師資育英才,內涵式發展劍指省重”為主題, 結合自身多年的評估工作經驗, 為我校創建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指導意見。他強調, “創省重”的過程是一個艱苦卓絕的過程,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要秉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的初心,上下齊心、高度重視, 建立機制、制定計劃,專人統籌、內引外聯,責任到人、分工合作, 借“創省重”的機遇推動學校發展再上新臺階! 03 市三職副校長親授創建經驗 李慧茹 深圳市第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高級教師 李校長結合市三職“創省重”的成功經驗, 著重介紹了“創省重”的工作經驗、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 并對《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指標(試行)》逐條逐項地進行了深度解析, 涵蓋了辦學方向、條件保障、教育教學、校企合作、學校治理、質量效益六大版塊。 此外,李校長還根據大家籌備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給出了具體建議和解決措施。 培訓學習瞬間 大家根據創建實際情況,主動拋出困難點,向專家提問,尋求專家指導! 分享心得體會 為期七天的培訓,轉瞬即逝,大家紛紛上臺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大家表示,這次學習真的是滿滿的干貨!感謝寶職校提供這么好的學習機會, 讓我們的“創省重”的籌備工作更加清晰明了, 也讓大家對創建工作有了更足的干勁和信心! 召開“創省重”第一次專班會議 為了“趁熱打鐵”,培訓一結束, 楊美杰校長就召集“創省重”專班人員召開了“創省重”第一次專班會議。 會上,楊美杰校長再次強調了“創省重”的重要意義。他說, “創省重”是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內涵式發展的需要, 是國家支持民辦教育結對幫扶“輸血”轉化為學校自身“造血”的需要, 全校師生一定要高度重視,真正做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 接著,楊校對于接下來的創省重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從方案的撰寫,到新學期邀請專家指導創建工作, 到參觀學習市三職創建經驗,從每一個細節之處部署創建工作。最后,楊校長強調, 我們要凝聚“眾人劃槳開大船,同舟共濟海讓路”的磅礴力量, 腳踏實地、步履鏗鏘的開展省重各項籌備工作, 勢必要順利通過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的評估! 奮達職校 作為一所民辦職校 不滿足于當下取得的成績 義無反顧的全面啟動內涵建設 之創建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看到這里 你還會問 “民辦職校爭創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有必要嗎?” …… 奮達職校已用實際行動 給了大家一個堅定而響亮的回答 有必要!而且是必須要!! 因為歷經十二年的發展 我們深知 面對職業教育百花齊放的當下 與其空喊口號 不如實干 因為 實干方能成就“偉業” 只有實干 才能確保“創省重”成功 只有實干 才能實現我校打造民辦職校中貴族學校的奮斗目標!! 學習心得擇選 省重培訓心得——機電商貿部部長田秋艷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 看他有什么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么人相伴; 有幾位好的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我很幸運加入了這么好的團隊,我很感謝遇到這么好的領導, 我很幸福有這么一群與我朝夕相伴、共同成長的同事。通過這一次的培訓,我受益匪淺, 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一、統一思想,從小事做起、從日常做起、從我做起 “以創省重為契機,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發展”。 不僅僅是創省重工作,在任何一項工作中, 我們都要以學校的發展為中心、以教師的成長為本、以學生的成才為導向, 各部門高度統一思想,相互協作。 自2017年起,在楊校的帶領下,各處(室)都在為創省重做準備,由于老師們經驗不足, 所以難度極大、執行起來也比較困難。近幾年,學校飛速發展,在學校董事會高度重視下和楊校的帶領下, 教職工對自身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能正常的完成省重的資料。就我們(課)部內的管理干部而言, 已經達成了高度的共識,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就以省重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指導(課)部老師, 從而達到減少工作中的返工率。以積極的工作態度,不抱怨、不推諉, 嚴格按照創建辦的要求去開展我部的每一項工作。 二、規范管理,從思想抓起 俗話說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從三職校李校的分享來看,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很規范, 無論是哪一項工作都有方案、有制度、有過程、有結果、有總結。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也嚴格按照學校的制度要求在做,為什么依然會出現問題或者達不到要求的情況, 我個人覺得不是制度的問題,是落實制度的人的問題,進一步講是落實制度的人的思想問題。 我常常思考,為什么我會成為大家口中那個成長比較快的人(我從不以此而驕傲), 想了想總結為原來在做就業工作的時候, 楊校和謝處對我的嚴格要求,再加上我自身愿意學習、想去學習, 才有了今天(例如一份文件最少要看五六遍,多的看了十幾遍,才敢交給領導審閱)。 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帶領我們部門,從思想上抓起,嚴格按照學校的標準和要求去落實每一項工作。 三、過人情關,以教師成長為本 作為一個年輕的(課)部長,在業務能力上我要不斷的去提升自己, 在管理上為了學校的發展和老師的成長考慮,學會敢于挑戰“人情關”。 說實話,我在一線,所以經常想去理解老師的難處,所以就有了個別老師原地踏步。回頭再去思考, 這是對他成長不負責的表現。如果我們這些直接管理干部從源頭上就以高標準去要求老師,對于老師來講這是一種成長, 更是對他負責任的表現,因為這才是社會人的生存法則: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會有更多的選擇的機會。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從自身出發帶領團隊成長,以結果為導向嚴格要求自己和老師,同時,不忘在生活中多關心同事。 四、提高內涵,以專業建設為抓手 (一)學以致用,作品為主 (課)部將以快樂A6模式中“精一門專業”為抓手,以比、學、趕、超的方式打造一種老師用心教, 學生認真學的學習氛圍。將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平時以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 把以前以分數來考評改為以師生能夠看得見的作品結果來考評, 讓學生通過比較來了解到自己學習情況,從而不斷提升自己。 不僅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作為專業建設的作品搜集庫, 在作品中去對比,去了解老師的上課水平,從而讓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得到提升; 更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一種最直接的方法。一所好學校,好的專業固然重要, 但是比專業更重要的是學校文化的建設,通過學校文化的熏陶, 學生作品的展示,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我部將進一步提升專業作品的質量,通過教學、作品展示、評比、總結等方式, 不斷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維,要走出去學習別人優秀的東西,多溝通、多思考,把我們所見所聞進行修改, 并合理的應用到我們的專業建設中,做到“走出去,帶進來”。 (二)分段考核,層層精進 專業課的教學不像基礎課那樣是需要很多年的積累來檢驗,而是一個一個模塊的教學,至于學生學的怎么樣, 目前我們欠缺的是階段考核,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要扎實階段性教學和進行階段性考核, 達到要求后再進行教學推進,要把那些趕不上的學生進行“加餐”,要保證80%以上的學生能學會, 這樣就會減少一些跟不上的學生,最大可能的達到90%以上的學生都能掌握。 (三)多競賽、多露臉、多拿獎,打響品牌技能是練出來的。 目前我們都在積極的參加市里和省里的每一項競賽,雖然我們的學生競賽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 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專業負責人更加重視這項工作以后,一定會有進步。 接下來,我們就從教師培養和學生培訓兩方面去著手, 讓訓練常規化、標準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就開始重點挖掘和培訓比賽的苗子。 對于指導老師要盡可能的協調減少事務性的工作, 專心致志帶比賽,爭取在市賽、省賽、乃至國賽中獲獎, 打響我們的品牌,成為職業教育的標桿。 (四)以點帶面,提高學習氛圍 今年學校以分流為契機,將高考班留在了專業部, 對于我個人而言是非常期待的,是一個新的挑戰和突破。 同時,對于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我們能夠通過高考班去促進專業班的學習氛圍, 爭取以點帶面,讓所有專業班級的學習氛圍也提升一個檔次。 “不積硅步,無已至千里;不積小流,無已成江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帶領我的團隊,兢兢業業, 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將工作落到實處。最后,對于評省重工作, 我承諾,我和我的團隊一定竭盡全力, 不拖后腿,高標準地配合創建辦順利通過評估! 2021年8月12日
文章分類:
校園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