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兩類學生有必要估分對很多考生來說,高考后就可以盡情“撒歡”,然后等待分數公布填報志愿。那么,在考后“知分知位”報考的規則下,很多考生和家長疑惑的是,高考后估分是否還有必要?高考結束后、分數公布前這段時間考生該如何利用? 一、尤其建議理科生進行估分 第一類是目標不清晰的考生,志愿填報比較模糊,不知道報什么樣的學校,也不知道要學什么專業,處于迷茫狀態。這些考生需要提前了解自己分數大概所處的段位,以及該段位所覆蓋的學校和專業,提前找到興趣點。 尤其是理科生,更加建議去估分,因為答案相對比較固定,對自己接下來的志愿填報會有比較好的指導作用。 第二類是目標性特別強的考生,有一些理想大學或理想專業,如就是想去北外讀某個小語種專業,考生本身學習好又自信,建議也要估分,判斷與目標相差多少,若存在一定差距,可以提前做好志愿填報預案,而不是只預留一個專業或者一個方向。 排除上述兩種情況,如果考生方向性選擇多,這種情況可以等高考成績出來后再進行報考,因為那時高考排位會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當然,今年北京高考采取賦分制,具體到個人估分,只是卷面分數,最后還需考慮賦分情況。所以,對于很多考生而言,估分時小科目成績還是會存在一定差距。” |